1.“存储(S) Ctrl+S”
是在原有文件的基础上进行覆盖,比如说,我打开PS后,在桌面上把图片A,拖进PS进行图片处理,处理完毕后,然后Ctrl+S(存储),这时桌面上的图片A,就变成了你在PS里设计好的样子了,文件名不变,只是把图片中的图像覆盖成刚刚才软件中设计的样子了。
2.存储为(A)… Shift+Ctrl+S
这个和“存储(S) Ctrl+S”有所区别,区别就是存储为(A)… Shift+Ctrl+S 是系统默认新建一个文件,不改变你的原始文件,就相当于 另存为,就是另外存储一个新的文件。
如图,意思就是原图A ,这个图形的样子还是想保留的,另外我处理完之后,还想另外存储一个图片,这两张图我想保留,这时候就可以 用 存储为,这样原图和新图都可以保存。
3.如果,你打开PS后,新建——一张空白的纸,不是从电脑桌面上,或者其他文件夹中拖进ps中的图,此时你处理完图片后,“存储(S) Ctrl+S”,因为没有原始文件,所以“存储(S) Ctrl+S”也就默认成了存储为(A)… Shift+Ctrl+S,系统也是会新建一个文件让你储存。
存储是按原样将文件保存,而存储为=另存为,是在原件不能与其他的版本兼容或者要备份的情况下,使用原件格式或者兼容格式另存一份副本
PS“存储(S) Ctrl+S”是直接存储,在原有文件的基础上直接覆盖,而“存储为(v)… Shift+Ctrl+S” 是存储为,相当于另存储为一个任意一个文件名的文件。
理论上你可以这么理解,如果你原文档格式不能保存你修改后的文档所增加的信息,那它就不能按原有的格式存储,就必须以新的格式存储,这时存储就变成了另存为。
如果修改后,仍可以按原有格式保存,那PS就不会做任何提示,直接保存文件。
一般来说,我们首先要保证所有的修改或是完成的效果设置都可以保存,所以我们一般会用psd格式保存,然后最后处理图片完毕,我们需要将图片提交给别人或是提交给网站或是提交给印刷厂,那我们不必让他们知道我的处理过程,也不必让他们看到我处理时用到的N个图层,所以我们会选择另存为保存一个jpg或单层tif或是png或是其他格式的文件,并且将图片的像素设置为他们需要的像素,而不必发一个他们并不需要的大图给他们。
所以我们在处理未完成时肯定直接ctrl+s保存psd格式文档。最后处理完毕后,另存为一个别人需要的大小的符合他们需要的文件格式,提交给他们。同时我们也保留了源psd文件以备将来还要进行修改。
我是水经验的,楼上答主很棒,记得采纳人家!